跳至主要內容

廣西雲南四天遊


2017 (20/04 - 23/04)

小妹一向喜歡自由行,不過今次父母和朋友們報了旅行圑,自己也很久沒和他們去旅行,所以就一同參加了。因為在交通上花了頗多時間,所以在車上寫下這次的遊記。


第一天 珠海--南寧--田州古城

原本行程是先由珠海乘撘輕軌到廣州南,再乘撘高鐵到南寧。但領隊說現在新增了高鐵線路,可直接由珠海到南寧,時間約五小時。雖然高鐵已開通了好一段時間,但小妹還是第一次乘撘。😛 座位不太闊,但legroom還算多,而且比巴士定。車上禁煙,如果偵測到會停車,所以整程也算舒適。車上有熱水供應。美中不足的是乘客比較嘈吵,怕吵的話可自備耳塞。

到達南寧站之後改乘旅遊巴到田州古城。雖說是古城,但其實是仿古的新建景點,坐車用了兩個半小時。到達時大約下午四時,很多舖也沒開門,聽說晚上較熱鬧,是否屬實不得而知。感覺上有如澳門的漁人碼頭,有種人工的感覺,想不到興建這景點用了25億。和家人拍照度過了美好的時光,不過就景點而言,本人認為時間不夠的話可以省略。


田州古城
田州古城 (1)


田州古城
田州古城 (2)

田州古城
田州古城 (3)


之後又坐了兩個小時車,坐得屁股也麻痹了,幸好沿途風景不錯,在車上拍了不少照片(如果不是隔著玻璃就更好)


廣西

晚上到壯族人餐廳吃飯。裝修不錯的,門口有一個穿著民族服裝的女士在磨茶葉(好像是稱為油茶),香氣撲鼻。還有現場歌舞表演,八餸一湯連飯每位也是25元人民幣(旅行社已付),不跟旅行團不知道是否同一價錢,總之還滿意的。



壯族人餐廳
壯族人餐廳


香氣撲鼻的茶葉

飯後到一間星酒店住宿,本人住慣廉價酒店及青年旅館,所以覺得還可以。領隊叮囑要數楚清毛巾及衣架數量,否則check out時發現少了要賠的;此外可能有人會來查房(不過最後沒有)。偶爾有些煙味隨中央冷氣飄入來,又不可以關掉冷氣,但房間本身還算清新,而且可以開窗,所以極怕煙味的我還可以接受。睡到半夜有蚊針了幾下,懶得拍蚊於是用蚊貼,怎知這些蚊完全不怕香茅味蚊貼,拍又拍不到牠們,就這樣擾攘了至少一個小時才能入睡。


第二天 鵝泉景區--黑衣壯風景區--雲南廣南縣

早上6時起來,聽到幾下怪叫聲,原來是雞啼聲,群雞啼聲此起彼落,很有鄉土情懷。早餐在酒店吃,質素一般。

早餐後乘了一會兒車便到了鵝泉景區鵝泉位於廣西省靖西縣,為靖西古八景之一,也是德天瀑布的源頭。天氣預報說上午會下大雨,幸好到達時天氣還不錯,間中還有些許陽光。父親數年前來過,他說當年這地方還沒怎樣開發,不用付入場費,但路比較難行,現在景區經過打理後比以往更優美。我們到訪時遊客還不算多,所以環境仍很寧靜舒適。泉水清澈,四周都是翠綠的山群,綠意盎然。加上陰天,氣温較為涼快。微風送爽,充滿負離子的新鮮空氣令人精神一振,人自不然就深呼吸起來。這實在是都市人洗滌心靈的好地方。可惜行程緊湊只可逗留一個多小時,未洗滌完便要繼續行程


鵝泉
鵝泉景區 (1)


鵝泉
鵝泉景區 (2)

之後便乘車到那波縣的黑衣壯風景區,黑衣壯是廣西壯族的一個支系,主要聚居於那坡縣大石山區。族人喜穿黑衣,視之為民族的標記,因而得名“黑衣壯”。(註:衣服呈黑色,是因為經藍靛反覆漂染,以至藍色深得近乎黑色。)

我們這次探訪的村落位於吞力屯,上山的路途頗顛簸,加上天雨路滑,旅遊車只能慢駛。由於天氣突然轉冷,而且山上氣温更低,下車後發覺氣溫驟降,我們都冷得牙關打颤。雖覺寒冷,但有村民熱情款待。一群黑衣壯婦女見到我們便立刻唱歌,並向我們祝酒。本人不能喝酒,沒有試,聽說味道比較酸。)



黑衣壯風景區


眾人喝過酒後往山上走了一小段路,便到達我們用膳的小木屋。


黑衣壯風景區
午餐小屋

屋內椅子非常小,仿如給幼兒用的一樣迷你。餸菜味道一般,但勝在有地道特色。在木屋裏吃飯感覺與平時在餐廳用膳截然不同,像在村民家中作客。



黑衣壯風景區
中間的藤盤被我們當作餐桌轉盤


當我們差不多準備離開時,幾位村民進來向我們敬酒及唱歌,非常熱鬧。黑衣壯的熱情好客,也不是浪得虛名。


黑衣壯
為我們唱歌及祝酒的村民



正匆忙趕上隊伍時,有位婦人向我兜售披肩,她說是手織的,價錢50元。我見是手織的,又有民族色彩,便買下了,也正好可以撘在身上取暖。


黑衣壯
黑衣族婦女


黑衣壯風景區
路旁小攤擋

黑衣壯吞力屯
村內景觀 (1)


黑衣壯吞力屯
村內景觀 (2)

用膳後就到了觀賞民族歌舞表演時間。舞步雖較為簡單,但場面氣氛愉快,村民後來更邀請觀眾一同跳舞。


黑衣壯吞力屯
以大自然為佈景


黑衣壯吞力屯
客人坐在樓下,村民在樓上觀看


黑衣壯風景區
與觀眾打成一片


黑衣壯
幼童在旁觀看表演

表演場地前的屋子上層有些長者在觀看,比起表演來說,本人對他們更有興趣。原來即使年紀較大的長者也會說些普通話,他們有些都八十多歲了,看起來仍很精神奕奕。有位身形嬌小的婆婆,不停笑咪咪的,對我們好像很好奇,像個小孩一般,問我們從哪裡來,還張大口向我們展示自己已沒剩任何牙齒的嘴巴。雖然沒牙齒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她還是笑咪咪的,自豪地說自己已經八十多歲了,豁達的態度加上小孩般的好奇心,非常可愛。


我亦和其他幾位村民聊起來。其中一位讚我剛買的披肩漂亮,接著不太清楚她想說些甚麼(因為我的普通話已經不好,加上她也有些鄉音),好像是要送黑衣給我,但我又不太肯定,不知是否想我購買或租借,我就說聽不明算了。她過一會又走過來,好像很想和我談話,我對她說山上空氣好,人健康想必也好吧;她說不好,甚至最初連空氣她也說不好,後來改口說除了空氣之外,甚麼都不好,實在令人有種“幻想破滅”的感覺。不過想深一層,這也難怪,這裡資源好像很缺乏,吃飯時只有酒喝,沒有水或茶,附近的洗手間也沒水洗手,甚至連手提電話訊號也收不到。大自然雖然美好,但設施不發達,生活也真過得不容易。


我們這次探訪只見中老年人及小孩,不見有年輕人,聽說很多都往外面工作去。年輕人不願留在鄉村地區,希望到城市尋找更舒適的生活,是世界各地常見現象,亦不難理解。當地正開發旅遊業,或會吸引年輕人回流,但亦有造成地區變得商業化的危機,破壞居民原有的生活。

但願他們能取得一個平衡點,在發展及改善生活之餘,能繼續保存黑衣壯特有的習俗文化及其純樸的一面。





黑衣壯
有點害羞的小妹妹


黑衣壯
八十多歲還精神奕奕

黑衣壯
可愛的婆婆

探訪完畢後,就前往雲南廣南縣。可能因為我們今次旅遊的地區靠近與越南之間的邊境,偶爾會有公安查證。路途上要經山路,間中耳朵也感到有點塞,不知海拔有多少。五個小時後終於抵達了。

是日晚餐自費,人生路不熟加上酒店附近頗靜,最後和爸媽到了一間簡單的飯店,叫了炒飯、炒米線及湯米線。店主招呼不錯,見到我們從別處來,就細心介紹米線的調味料。雲南米線在澳門吃得多,但這是第一次在雲南吃。這種米線很幼,幼得近似米粉,只是稍粗一點,且比米粉滑,感覺和檬粉沒有甚麼分別。(在澳門和在廣西酒店早餐吃到的都是較粗身的)。雖然所叫的全部用料都不多,但味道都不錯。三個菜色加起來也只是30元,非常便宜。


第三天 廣南壩美風景區--普者黑菜花菁

今天首站是有桃花園之稱的壩美,從酒店出發約一個多小時到達。這個風景區有多張門票,在不同站點入場或使用馬車時也要出示,所以要好好保管。下車後即見多架馬車,交通繁忙,隨處還可見金黃色的大便。坐上馬車,起初馬兒不太想動,被女司機鞭了一下,真是可憐。下車後就是一片青山綠水的景象,沿途有些小販售賣五色米、石斛、小吃等。五色米的顏色鮮艷,小販說顏色是人工的,用甚麼染就不得而知。


看到這些顏色,開胃嗎?








不久就步行到溶洞入口,上船前要穿上救生衣(好像沒有怎樣清潔過,某些頗髒甚至發臭,要小心挑選) 我們穿上救身衣後,便乘小艇進去。溶洞屬喀斯特地型,型狀奇特。小艇徐徐駛入,近距離觀看岩石,感覺更加震撼。近洞口處有很多黑色燕子飛過,發出響亮的叫聲,氣勢攝人。進入洞穴後, 我們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 洞穴內感覺涼快。不消一會, 四周變得漆黑一片,除了電筒微弱的光線,沒有人工的燈光,看不清溶洞裏面的景觀雖然可惜,但也別有一番原始探險的感覺。日後隨著遊客的增加及景區的發展,可能再看不到這一面了。一會兒後,船漸漸靠近出口,溶洞的面貌又再映入眼簾,真是豁然開朗 



溶洞出口

拍下洞口的美景後繼續沿著小徑進發,沿途一邊是一大片田,耕作的都是婦人。在景區內不時看到有小販及小商店售賣各種用木製的小玩意,都是手工製的,精緻又便宜。


售賣記念品
價格便宜又精美的小船,後悔沒買


轉動時雞仔會輪流啄下去,聲音清脆







石斟






行到一廣場見有婦人在曬玉米,附近的公園沒甚麼特別。是日在廣場附近的餐廳吃午飯,味道不太好。

午飯過後,又再經過一些小店及檔攤。


向這個嬸嬸買了一個玩具



乘船前進,沿途也看到一些鐘乳石,路程不長。上岸後,在綠意悠悠的山群間行了一小段路,又再乘馬車了。老實說,雖然喜歡看到馬隻,乘馬車也頗刺激的,但也替馬匹感到有點難過。上斜坡時馬匹看來很辛苦,感覺我們正是在虐畜,以現今的科技,實在是可用電動車取替這些馬車的,雖然感受不同,但把自己的快樂建築於牠們的痛苦之上,實在又於心何忍呢。馬匹也不太喜歡被人觸摸,看到這些勞役牠們的人,心情好才怪吧!



可憐的馬兒

之後又乘船通往此程最後一個溶洞,亦是此程最後一個景點。和前一個溶洞不同,洞內有不同顏色的燈光,可看清洞穴內的岩石之餘,又為環境添上了另一種氣氛。內面就像與世隔絕,寧靜、神秘又涼快,在裏面待上一小時也不嫌悶。可惜時間飛快,轉眼船就到達出口,真想再來一次!









前往其中兩個溶洞的影片


之後又要乘撘三個半小時的車程到普者黑,每天的車程真長的,座位又偏小,說不累也是騙人的。但沿途風景美麗,加上這天天色意外地不錯,所以也不是太差啦。





到達時大約是下午五時,司機說入去及出來都是同一條路,建議我們先進去,看看哪處風景最美,回程時再拍照,可省點時間。行程緊湊時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策略,不過由於光對攝影來說很重要,尤其是這幾天天氣陰晴不定,見到好東西我也就快快拍了幾張。(也慶幸拍了,因為回程時爸媽累了,選擇坐馬車,如果一開始沒拍下來,那就錯過了。)因有太陽的關係,氣温比昨天高很多,昨天在廣西還在經歷澳門冬天般的寒冷,這個下午又熱得幾乎像夏季。景色實在不錯的,該區重頭戲是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拍攝地,但老實說,那些桃花遠看還可以,近看真的很假,加上沒有看過該劇,沒有有甚感覺之餘,甚至還覺得那些超膠的假花破壞了景觀,不過很多人在拍照,正所謂鹹魚青菜,各有所好。













在景區不時看見有些穿著古裝來拍照的年輕女士,應該是這劇集的效應。因本人沒看過,所以不清楚它的吸引力有多大,不過遊人也實在多了一點,不多不少也破壞了寧靜的景區。

回程時我們選擇坐馬車,我難得坐在馬車司機的旁邊,好奇的我當然要把握機會,用我那些爛透的普通話問個夠。司機說馬兒現在大約五,六歲,一般馬三歲前都是吃吃草,沒有甚麼工作,三歲後就要開始工作。一般馬的壽命是二十歲左右,而馬隻會工作至大約二十歲,換言之過了頭三年愉快的童年後,馬隻餘生也要在工作,每天不停工作,沒有退休的日子,真是悲哀。談了一會,馬車就要過橋了,司機示意我們其中三人要下車,因為馬承受不了這麼多人的重量。有三人下車了,但我也一同下車,希望儘量減輕馬兒的負擔。再上車後,我稱讚司機也蠻愛護他的馬,希望其他車伕也能顧及馬兒的體能,不要超載乘客吧。個人也不是太享受乘撘這種馬車,試過便算了。




全民上網的年代

天漸黑了,不能留在景區拍攝日落有點可惜,不過還有精采的節目在後頭。晚宴的場地離景區不遠,到逹後看到一座黃色幾層高的小房屋,我們的酒席就在地下空曠的場地進行,包括我們在內大約有五圍酒席,場面頗熱鬧。晚餐為牛肉湯鍋,牛肉比較韌,也沒有甚麼味道。配菜就是以菜及香草為主,有些准山,實在也有點失望。我們到廚房用爛透的普通話,雞同鴨講一輪後再點了涼瓜炒蛋,比湯鍋好吃一點。有兩三隻狗在餐桌附近留連,有些人就餵牠們吃牛肉,(牠們不吃菜的,真挑嘴)


牛肉湯鍋


有點像聖誕樹葉的草
  

晚飯其間有彝族村民向我們唱歌敬酒。





晚飯後有彝族𥱏火晚會,村民邀請客人拿火把,感覺頗刺激的!然後大家又手拉手圍著火一同跳舞,非常熱鬧。




大家跳過舞後,接著就是彝族的歌舞表演。







本人好像攝影記者上身,周圍走來走去拍攝,不慎把手機掉到地上也不知,好在及時發覺,好心人士幫我拾到歸還給我,真的很險。猛力撞擊下外殼翻開,電池也鬆脫了,幸好還沒有壞,真的要小心啦。








原本行程上說有燃放孔明燈活動,但不知為甚麼不了了之。不過安全至上,不放就罷了。這天晚上比較夜才回到酒店,好在車程還不算遠。酒店房外觀上來說是這三天晚上最好的,不過我的熱水壺在煲水後手柄異常的熱,電話又失靈,與爸媽擾攘一番最後自己直接到大堂接待處詢問,之後很快就辦妥了。不過有圑友投訴熱風筒經常停頓,亦有人投訴沒熱水洗澡,看來酒店真的有待改善。行程中每晚也住不同酒店,我每晚整頓行李也要額外多花個半至兩個小時(可能本人物品比較多吧),所以睡眠不足,幸好除了第一晚外也能無中斷熟睡。還有就是這幾晚在廣西及雲南的酒店不約而同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浴室與睡房之間採用本透明或全透明的玻璃窗,可選擇放下窗簾,但即使放下還是隱約看到裏面,尤其是第三晚的酒店,窗是全透明,放下窗簾還是半透明的,而且是由外面控制的,換言之你洗澡時外面的人想做甚麼都行啊~除了某些情𢙲或嫖妓的人外,想不到有甚麼人喜歡這樣的設計。即使是情侣,看到對方大小便也不是太浪漫吧,真的不知設計這種窗的人想甚麼。還好我自已住一間房。


第四天 普者黑天鵝景區

早上在酒店吃早餐,也是吃米線為主,湯很淡,要加豉油及葱、芫荽等,加了後還算好吃,不過這幾天的米線真的沒想像中好吃,主要是湯的問題,這種幼身的米線本身也不錯的。聽見有團友說當晚外出遇到一間不錯的餐廳,吃過粗身的米線,還說所有菜色都很好吃,可能只是我們沒吃到好的米線吧。

早餐後坐了一會兒車就到了,入到景區後,可能是因為有圑友要求旅行社應退回長者門票差價,在售票處擾攘了很久,我們才可以出發。景區環保車的車程不太長,不久便到了一道小橋前。風景和昨天差不多,但因為天陰,除了荷葉上的水珠及釣魚的人外,沒有太多好東西拍,不過天氣清涼,加上空氣清新,行上來也很舒服。今天與昨天温差頗大,天氣預報時常也不太準,所以四月份去的話要作好準備,我們這幾天,熱的時候有人穿短袖衫,冷的時候也有人穿起了較薄的羽絨,真的是四天四季,所以最好就是多件薄衣的洋䓤式穿法,方便隨温度變化加減衣裳,冷的時候全部都穿上就是了。 




區內定時會有黑白天鵝在橋附近出現,可買飼料餵牠們。起初以為沒甚麼大不了,不過當我看到大批天鵝在湖中就立刻感到很雀躍,記憶中我好像沒親眼見過黑天鵝,當牠們在我手上吃飼料、手與牠們的嘴接觸那一剎那,令我的心靈振動了一下!能與這種少見的動物接觸真是有趣的體驗。不知是否白天鵝已吃飽還是甚麼原因,只有黑天鵝過來吃我們的飼料,那些白天鵝即使我怎樣引誘牠還是不吃。當我們在橋上差不多準備離開時,一羣天鵝突然間飛起來了!真是美麗的畫面。老爸還說這個節目是整個行程中最棒的,想不到他那麼喜歡這些天鵝,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來到行程的尾聲,我們來到普者黑高鐵站乘坐高鐵至廣州。普者黑的高鐵站新開不久,連賣小食的舖也還沒開,只好吃旅行社包的高鐵餐。飯餸剛開始聞的時候還算香,但過一會就感覺一般,吃下去除了雞鎚及烚蛋還可以外,沒甚麼好吃的,那些好像是梅菜及不知名的菜味道怪怪的,但亦有個別圑友覺得好吃。本人認為這些餐最好不要有太另類的餸,用普通的材料煮些一般人也可接受的餸菜更好。可以的話食物儘量在外面買好了。

從普者黑到廣州撘了八小時高鐡,然後再坐一小時輕軌到珠海!有圑友說我們撘的不是路程最短的路綫,不知是否與其他線路接駁時間不配合還是甚麼原因。這個行程乘車的時間真是破了我的記錄,可能是因為這區的旅遊業還只是剛起步,而且我們參加的旅行社也是剛新開發這條路線,(我們是第二批"先鋒"),加上這都是很多旅行社典型的走馬看花圑,路途那麼遠要在四天完成,要坐車這麼久實在不奇,真的不能低估祖國的地大物博。不過參加旅行圑主要原因是希望和爸媽一起旅行,他們都是習慣參加旅行圑,覺得安心點。而平時很少到大陸旅遊的我,在這趟旅程後感到大陸都有很多值得去的景點,且價格相對便宜,大自然景觀也不輸給其他國家。此外,平時本人對國內旅遊最大的憂慮是酒店房間的煙味,不過這次旅程中酒店的窗戶都是可以打開的,只要把抽氣機關掉及把窗打開,空氣還不算太差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實行禁煙吧。雖然這次旅程坐車的時間實在驚人,美麗的風光及小數民族的鄉土民情為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建築奇觀:珠海金灣市民藝術中心

早前讀過有關珠海新地標金灣市民藝術中心的報導,喜歡欣賞建築的我,昨天終於有機會一睹其風采。這座被譽為「 2023 年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建築」之一的藝術中心,由全球知名的 Zaha Hadid Architects 操刀,中心坐落於金灣區航空新城,剛在去年 11 月中開幕,是一座集表演藝術中心、科學中心和藝術博物館三大場館於一體的文化設施。 根據 ZHA ,屋頂結構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南方候鳥飛行時的V字形。 中心設計相當環保,景觀設計和周邊湖泊貫徹了珠海的 「海綿城市」計劃,該計劃旨在利用水生動植物過濾污染物,並對城市至少 70% 的雨水進行再利用。 灌溉系統中的感測器可根據濕度和土壤水分含量來調節用水量。此外,建築採用了雙層隔熱玻璃以提高隔熱性能,屋頂天蓬則採用有孔鋁板遮陽,面板上的孔大小不一,以迎合各個內部空間對陽光的不同需求。  最佳的拍攝角度應該就是從高空拍攝屋頂,可惜本人暫時還沒有航拍機。不但沒有航拍機,匆匆出門時連相機也忘了帶😅,大家現在看到的都是手機貨,有機會重遊的話或許再更新一下圖片吧。 中心旁邊就是華發商都,個人認為還是香洲區那間比較漂亮,不過如果過來參觀金灣藝術中心的話,有個大型的購物中心在旁邊也是挺方便的。 晚飯後準備走的時候,才發現有音樂噴泉表演,這個小小的驚喜為這個 day trip 劃上完美的句號。 如果我是珠海人的話,一定會為這個新地標感到自豪,作為隔鄰的澳門人,也慶幸週邊城市有愈來愈多值得去的地方。繼日月貝後,珠海從此又多了一個耀眼的現代建築了。 ——————————————————— 旅遊小筆記:窮遊黨花兩元乘巴士過去就行了(在拱北關口附近的總站上車,乘搭K5或K8,然後轉乘540或541),需時個半小時左右;想節省時間的可以乘坐的士,約40分鐘左右可以到達。

廣州之旅 (3) — 沙面島:在廣州體驗歐洲風情

沙面島位於廣州市荔灣區, 擁有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歐洲 風格 建築, 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區。沙面早在宋朝已是廣州重要商埠,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曾淪為英國和法國的租界,雖然這段歷史對中國來說不太風光,但卻留下了許多美麗的西式建築。 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及四十多家洋行在也曾在此經營。 島上歐陸風情建築林立,綠樹成蔭,當中有過百棵樹的樹齡在一百年以上,漫步在寧靜優雅的街道當中,令人感到十分悠閒舒適。 多年前當我還在唸書時,一位來訪澳大的教授想前往廣州旅遊一天,需要翻譯員協助,聽聞這位教授出版了一本重要的語言學著作,而且我又可以趁機會賺些零錢,便二話不說答應了。因時間所限,他的行程主要是參觀沙面。雖然只和他相處了大半天,但他的話令我獲益良多,這次沙面之旅令當年的回憶又再湧現。當年我正準備第一次去歐洲旅行,很喜歡外國文化,在言語間他看出我對中國文化不太感興趣。他沒有直接說甚麼,只是說他年輕時也對其他國家的文化充滿好奇,但如今老了,發現自己骨子裡還是個美國人,有著各種典型的美國人喜好。雖然我沒有因他的話立刻改變,但這番話一直留在我心裡,日後我漸漸發現中國文化也是很有意思的,各種文化也有值得欣賞的地方。現在人到中年,發現自己還是一個典型的中國人,會吃中菜、看中醫、在晴天時打傘。很慶幸當年去葡萄牙有再找他,見面時他說很久沒見我,以為我可能不會去找他了,沒想到他還會想起我。可惜的是,退休後沒多久,他就因病去世了,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一切安好。 當年第一次來到沙面島,因為行程匆忙,沒能好好欣賞這裡的景色。 這次終於有機會慢慢遊覽這座小島。 沙面島面積不算大,不過因為花了頗多時間拍照,我從早上一直逛到下午五點半左右。  我從酒店經由上下九步行街一路徒步前往,過了天橋、跨過一條河流後,便進入了沙面島。 這個有朝氣的鵝蛋黃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島上種滿了整齊的樹 特色建築 教堂 沙面島上有兩座教堂,一座是 仿 哥德式 風格,一座是 仿古 羅馬式風格,是沙面島的標誌性建築。 - 露德聖母堂 露德聖母堂(法語:Chapelle Notre-Dame de Lourdes) 位於沙面大街14號, 建成於1890年,當時位處法租界內, 原 為法國領事館的教徒而設, 是一座仿哥德式的小型天主教堂。  這座教堂 外型比較簡單,喜歡看教堂的我感覺沒有太大的驚喜,但路過也可以看看。...

廣州之旅 (2) — 石室聖心大教堂(石室)

這次廣州之旅重要參觀地點之一就是 石室聖心大教堂( 石室), 雖然在歐洲看過很多漂亮的教堂,但在中國我還沒有親身看過。澳門沒有這種歌德復興式教堂,而我很喜歡這種風格。因為 石室 比較近我住的酒店,所以去了幾次。 石室聖心大教堂位於越秀區一德路,建築始於1863年,於1888年完成。教堂採用歌德復興式風格,全部牆壁、柱子以及雙尖塔都是用花崗岩石砌成,因此又被當地人簡稱為「石室」。這種全由花崗岩建造的大教堂全球為數不多,在全世界僅有四座,石室不僅是中國,也是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教堂,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不僅是重要的宗教場所,也是廣州著名的旅遊景點。 下午陽光灑在彩色玻璃上,投射出五彩斑斕的光。 建設過程 由於廣州沒有花崗石,全部石材均來自香港。這些石頭經過海運到廣州,再經人工加工和組裝。建造過程充滿挑戰,最初的兩位法國工程師因與中國人語言不通,加上工人欠缺相關經驗,建築進度緩慢。後來法國工程師又因健康問題提前離開,由石匠蔡孝接手,前後一共用了25年完成。 教堂的建造過程遇到重重困難,包括土地徵用、戰後民眾排斥洋人情緒高漲等問題,當時國人更認為教堂的尖塔會帶來厄運。在1869年,由於兩廣總督接到指示要禁止採石,教堂的工程被迫暫停,後又因中法戰爭(1884),民族排外情緒再次高漲,教堂遭洗劫。儘管經歷多重障礙,教堂最終在1888年竣工。 重要事件 石室聖心大教堂建成後,曾遭到多次破壞。 在抗日戰爭期間,廣州遭日軍空襲,教堂內的彩色玻璃損失過半,後來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炸毀鄰近的海珠橋時,亦導致教堂絕大部分玻璃被震壞。 新的彩色玻璃由一間菲律賓公司製造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堂被查封,且遭紅衛兵嚴重破壞,連抗戰後僅餘的部分拿破崙時期彩色玻璃也全被打碎,教堂內的許多宗教設施受到破壞,一度淪為垃圾處理場,直到文革結束後教堂才得到修復,重新開放。1996年,石室聖心大教堂被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室聖心大教堂不僅是一座宗教建築,也是廣州歷史的見證者。 (以上歷史參考資料:  Wikipedia 及 當代中國 ) 在我到訪的其中一天,清場的時候, 工作人員見我們有幾個厚臉皮賴著不走的,就索性把門關上,我出去時他笑說以為我不想走呢。 教堂兩側有漂亮的騎樓 教堂與兩邊的騎樓挺合襯的 很可惜在早上到訪的時候光線照不到正面,晚上想再來拍攝, 到了後才發現教堂完全沒有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