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夢幻小鎮特奇 (Telč)


說起捷克,很多人立刻聯想起布拉格,或是常簡稱CK的庫倫洛夫(Český Krumlov)。雖然它們都非常漂亮,但遊客太多不免打了些折扣,前者尤其更甚。其實捷克還有不少美麗的城鎮,遊客較少之餘物價又相對便宜。特奇(Telč)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特奇是捷克摩拉維亞區南部的一個美麗中世紀小鎮,它曾經是重要的貿易中心,在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此處最聞名的,是薩哈利亞修廣場周圍的彩色屋子。小鎮曾於1530年遭遇大火,多間房屋被燒毁。後來當摩拉維亞區長薩哈利亞修接管特奇時,聘請了義大利建築師和石匠參與重建,把廣場的屋子依統一方案向前擴建,規定屋子的高度必須相同,立面採用文藝復興風格,及底層必須打造成拱廊,用作公共通道。在符合這些規格下,屋主可自由設計房子的外貌。由於這些屋主多為富戶人家,在具備足夠的財力下,都爭相把屋子設計得漂漂亮亮,與鄰居比拼一番。這些屋子混合了文藝復興及原有的歌德式設計,後來部分又添上了一點較華麗的巴洛克元素。雖屋子各有特色,但其高度相若的拱廊及樓層,使它們看上去甚為工整,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

廣場頭尾兩端各有一高塔,東南面聖靈教堂的高塔較矮,高49公尺,因窗有密集的鐵絲網圍著,不利拍攝,如時間不足的話,個人建議到西北面的聖雅各教堂高塔。塔高62公尺,因較高及塔的頂層可行走範圍頗窄,加上遊覽當天風頗大,不禁令我有點心手冒汗。😓 但塔頂景觀不錯,捱多些樓梯級和受少許驚嚇也是值得的。😉 


特奇地方不大,景點不多而且很集中,所以留宿的旅客不多,看見旅行圑基本上都只是停留幾個小時便離開。我因為從歐羅摩茲(Olomouc)到CK的車程太長,所以就選擇在此留宿。(因為本人一來不喜歡乘長途車,二來因安全原因,向來都儘量避免在晚上抵達陌生地方。)其實一般人最多留宿一晚就已經足夠了,但我因為想洗洗衣服及休息一下,所以訂了兩晚民宿,怎知原來小鎮沒有洗衣店。😕 (這也怪不得,留宿旅客不多自然需求不大。)  對於喜歡行程緊湊,或者喜歡夜生活的旅客來說,在這裡待上一晚可能會覺得有點悶,一個day-trip就足夠了。但若閣下受不了熱門旅遊城市的嘈吵,或想放慢一下步伐的話,在這裡留宿一晚,享受黃昏後幾乎沒有遊客的小鎮,也是頗寫意的。



Telc
剛到逹時風和日麗,廣場上有市集

Houses on the square of Telc
入住的房間剛好面向廣場,景觀很好


Lower Fountain of Telc
有聖瑪格莉特雕像的下噴泉(另一側有上噴泉)

Telc
登上聖雅各教堂高塔可看到的景觀


Telc
周邊地區

View from the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of Telc
聖靈教堂高塔的景觀,相對聖雅各教堂高塔較遜色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of Telc
聖靈教堂


Houses on the square of Telc
黃昏時分小鎮變得更為寧靜


House #61 on the square of Telc
設計華麗的61號屋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of Telc
聖靈教堂


Marian Column of Telc
紀念黑死病的瑪麗安聖母石柱

Jesuit Church of the Name of Jesus
耶穌會教堂(Jesuit Church of the Name of Jesus)

Upper Gate of Telc
聖霍尼城門

Telc
廣場四周有人工湖包圍,在這裡漫步很舒服

Telc
運動會


Houses on the square of Telc

Houses on the square of Telc
泊在廣場的車頗煞風景


入住的民宿價錢不貴,整潔及空間頗寬闊


這麼便宜的民宿竟還包括這麼豐富的早餐,真的感恩



後記:原本還打算離開那天早點起床到城堡裡面參觀,怎知晚餐時喝的那杯綠茶非常提神,害我久久不能入睡,本來差點可以入睡之際,又被無聊的電話短訊吵醒了,原來是信用卡把1元credit到我的戶口,真的氣炸了😠, 結果整晚沒有睡。之前的旅途因為生病及剛巧遇上難民危機等問題身心已很勞累,加上徹夜無眠,怕身體受不了,只好放棄了,後來看見網上漂亮的短片,才知錯過了重要的景點,留在這裡那麼多時間也看不到,只能怪自己之前沒做好功課真是對特奇一個小小的遺憾。😣😣 (對城堡有興趣的話可參考下列推介的YouTube短片。)

第二天由於太疲勞連屋主準備的豐盛早餐也只能吃少許,真的感到浪費及不好意思




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Hq9dl04elA
Historic Centre of Telč (UNESCO/NHK)

Mook(𥂮黑)出版的捷克.匈牙利旅遊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9698

http://www.telc.eu/tourist_attractions/houses_on_the_square


Youtube短片推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zHpHnLTnaA
Telč (Czech Republic) Vacation Travel Video Guide (拍得非常漂亮及介紹頗詳盡)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2025深圳快閃遊 — 南頭古城

南頭古城(南門) 這次在深圳有一整天的時間遊玩,原本想一天去 三 個地方,怎知在南頭古城竟逗留了大半天,不過因為本人一向都花很多時間看展覽,所以正常人可能半天就夠了。 我當日從天主教深圳聖保祿堂附近的位置進入古城,所以順道參觀了教堂。因為教堂正在準備宗教活動,所以只能在外面拍攝。 天主教深圳聖保祿堂 聽工作人員說這裡曾是孤兒院,綠色部分是後來加建的。 沿著南頭城街,上過斜坡,經過一所學校,便進入了南頭古城。 似乎不是正式入口 超級黑膠工廠 從這個入口進去,只見有幾間文青風的小店,一點古舊的踪跡都沒有。看見一間裝潢不錯的黑膠唱片店,便入去看看,唱片正在跳碟中,過了許久才有人換,實在有點煞風景,難以說服人購買,不過應該是個別情況吧。 超級黑膠工廠 店內有貓咪大搖大擺的休憩,聽說原來是野貓,店員提示大家不要亂摸。 神情有點惡 這隻比較雪白,還看見有飼料,不知是否也是野貓。 高貴的氣質 竹亭 再走前一點,看見一個很有特色的竹亭,原來是由越南建築師 武重義 (Vo Trong Nghia )設計的,怪不得這麼有東南亞色彩。竹亭建築線條優美,很值得一看,難得沒有大班人在這裡打卡,只見有市民在休憩,空氣中瀰漫著休閒的感覺。 竹亭設計線條優美 休憩好地方 此時可能已進入中山公園的範圍了,但不見有明顯標示,往前行一會,看見有北城牆遺址,看不出有甚麼特別,不說明的話還以為是普通石頭。 前方看上去好像沒甚麼特別,也看不到別人旅遊照片中的城門,所以便轉往東門再看。這個比之前的入口像樣一點,但後來發現原來平時看到的是南門。 一進去看見很多文青風的小店,風格感覺有點像珠海的北山大院。 看見立刻邁過去拿個好意頭 個人比較喜歡的是這家賣甲馬產品的小店,產品揉合了傳統雲南大理的白族文化與現代設計,雖看簡介說甲馬比較著重實用性,畫風線條比較粗獷簡單,但看上去很有民族特色,而且有各種吉祥的意思,無論送禮自用都不錯。 傳統甲馬 失眠人士最大的心願 古城裡有不少嶺南建築,近來國內一片復古風,把現代的設計與舊建築融合,不但沒有違和感,還很有格調。 洗手間外有傳統的蚝殼牆 信國公文氏祠 (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由其弟文璧後人所建,祠中有文天祥作的詩,記得在中學讀過,但只對最後三句有印象。原來作詩的地點是現在澳門東岸的「伶仃洋」。本人的中史非常差,基本上過了測驗考試便忘得一乾二淨,因為當年對中史實在沒太大的興趣。...

珠海 一 深圳直通巴士訂票及乘搭方法

因為星期六參加了在香港/深圳一早出發的旅行團,而香港的酒店較貴,所以決定在前一日到深圳,又因星期五復活節假期開始,鍳於去年看到復活節大塞車的新聞,還是決定再早一日起行。(後來聽聞星期五Good Friday塞車的確嚴重,慶幸避開了。) 以往對於澳門居民來說,到深圳不太方便,筆者對上一次到深圳是為了看 梵高展 ,今次發現了珠海有直通巴士到深圳,走2024年6月才通車的深中通道,費用只是49.8人仔,相比坐船或乘金巴 經港珠澳大穚 方便及便宜。 珠海 一 深圳直通巴士訂票及乘 搭 方法 乘客可在微信掃QR code關注AA巴士,預先購票,對於澳門居民來說,最方便的上車地點是拱北公交站*(中珠二手手機城旁邊公交站),從拱北地下商場出來往前步行約十分鐘左右便到(見下圖)。到站後會看見穿著藍色背心的工作人員,如果已在網上購票,可向他們報上電話最後4個號碼。在筆者出發當日,巴士到車站的時間很準確。車身外型並不統一,但可向 工作人員詢問。 在上車前或會接到電話, 訂票時最好留下有效電話號碼。 站內可見穿著藍色背心的工作人員 以下是深圳的下車地點: 寶安中心地鐵站 深大地鐵站 車公廟地鐵站 深圳大劇院地鐵站 筆者下車地點為深大 地鐵站 ,需時約2小時,下車後往前幾步就有地鐵站,但該入口並無升降機。 在微信訂票時大家可以看到各站點的 預估 到達時間,當天因為交通暢順,所以無論上車和下車的時間都很準確。 在下兩篇將分享 本次在深圳的 住宿及旅遊景點南頭古城。 2025深圳快閃遊 — 住宿篇 2025深圳快閃遊 — 南頭古城

珠海斗門舊街的驚艷之旅

珠海斗門舊街的驚艷之旅 上回談到在斗門 瀝岐新村 的住宿體驗,而這次旅行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斗門舊街和金台寺。在這篇就先分享一下斗門舊街的實拍照片吧。 斗門舊街也稱作斗門清朝古街, 位於斗門鎮中心, 為嶺南最早的洋人生活與經商地之一 。 這條500多米長的街道由加拿大牧師兼建築工程師嘉理慰等人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規劃設計,兩旁店鋪林立, 商住皆宜, 建築風格 揉合了歐美、南洋與中國傳統嶺南的精髓。 斗門舊街曾是珠三角南岸重要的貨物集散地,如今仍保留着當年的繁華痕跡,處處透着舊時代的韻味。2021年被列為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建築看起來亮麗,原來曾在2022年完成了第一期修繕工程。 斗門舊街傳統騎樓 騎樓的設計最早可追溯至英國人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外廊建築,設計針對熱帶氣候,利於遮陽避雨。 後來在南洋地區(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廣泛應用,許多華僑回流後,將這種實用設計帶回中國南方,形成今日所見的騎樓街景。 建築形成半開放式的走廊空間,既提供遮蔽,也促進街道的互動與商業活動。 騎樓設計反映了南方建築對氣候的智慧應對,也體現了中西合璧的建築美學。(若對這類建築有興趣,可對比一下筆者在捷克 Telč 看過的拱廊。) 筆者先後看過廣州、斗門和梧州的騎樓,結論就是:不要太早去看斗門舊街的騎樓。因為一旦看過,其他騎樓感覺就相對普通了。廣州和梧州雖然也有美麗的騎樓,但真正令我驚豔的,目前只有斗門舊街的騎樓。不過,如果大家沒有打算看遍天下間的騎樓,那麼當然首選最美的吧。(筆者住在澳門,其實新馬路的騎樓也很漂亮,在我看過的騎樓當中,個人認為僅次於斗門舊街 騎樓 。)  舊街曾有布匹店、百貨店、中藥店、米舖 和錢莊等不同店舖,現在所見大多是餐飲店和旅遊紀念品店,主要顧客是遊客。很多店舖雖已轉型,仍保留原有招牌,自己另外加上新招牌。如果你看到外面標示為中藥店或布匹店,賣的卻是地道小食,不要感到奇怪。 美華章商行舊址 週末以外人流不多,下午五點商舖便陸續打烊,只有少數在七點後仍在營業。 個人特別喜歡這幾間店舖,外牆裝飾工藝精巧,在傍晚陽光下格外好看。 這間勝蘭號背後原來有段特別的歷史。據說在1928年,斗門舊街曾發生一場大火,磚木房屋如火燒連環船般焚毀,舊街東側的房屋幾乎全線遭破壞,唯獨這間 勝蘭號倖免於難,就像澳門大三巴牌坊般奇蹟避過一劫。 放學時間有不少學生經過 這家蛋捲店前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