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夢幻小鎮特奇 (Telč)


說起捷克,很多人立刻聯想起布拉格,或是常簡稱CK的庫倫洛夫(Český Krumlov)。雖然它們都非常漂亮,但遊客太多不免打了些折扣,前者尤其更甚。其實捷克還有不少美麗的城鎮,遊客較少之餘物價又相對便宜。特奇(Telč)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特奇是捷克摩拉維亞區南部的一個美麗中世紀小鎮,它曾經是重要的貿易中心,在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此處最聞名的,是薩哈利亞修廣場周圍的彩色屋子。小鎮曾於1530年遭遇大火,多間房屋被燒毁。後來當摩拉維亞區長薩哈利亞修接管特奇時,聘請了義大利建築師和石匠參與重建,把廣場的屋子依統一方案向前擴建,規定屋子的高度必須相同,立面採用文藝復興風格,及底層必須打造成拱廊,用作公共通道。在符合這些規格下,屋主可自由設計房子的外貌。由於這些屋主多為富戶人家,在具備足夠的財力下,都爭相把屋子設計得漂漂亮亮,與鄰居比拼一番。這些屋子混合了文藝復興及原有的歌德式設計,後來部分又添上了一點較華麗的巴洛克元素。雖屋子各有特色,但其高度相若的拱廊及樓層,使它們看上去甚為工整,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

廣場頭尾兩端各有一高塔,東南面聖靈教堂的高塔較矮,高49公尺,因窗有密集的鐵絲網圍著,不利拍攝,如時間不足的話,個人建議到西北面的聖雅各教堂高塔。塔高62公尺,因較高及塔的頂層可行走範圍頗窄,加上遊覽當天風頗大,不禁令我有點心手冒汗。😓 但塔頂景觀不錯,捱多些樓梯級和受少許驚嚇也是值得的。😉 


特奇地方不大,景點不多而且很集中,所以留宿的旅客不多,看見旅行圑基本上都只是停留幾個小時便離開。我因為從歐羅摩茲(Olomouc)到CK的車程太長,所以就選擇在此留宿。(因為本人一來不喜歡乘長途車,二來因安全原因,向來都儘量避免在晚上抵達陌生地方。)其實一般人最多留宿一晚就已經足夠了,但我因為想洗洗衣服及休息一下,所以訂了兩晚民宿,怎知原來小鎮沒有洗衣店。😕 (這也怪不得,留宿旅客不多自然需求不大。)  對於喜歡行程緊湊,或者喜歡夜生活的旅客來說,在這裡待上一晚可能會覺得有點悶,一個day-trip就足夠了。但若閣下受不了熱門旅遊城市的嘈吵,或想放慢一下步伐的話,在這裡留宿一晚,享受黃昏後幾乎沒有遊客的小鎮,也是頗寫意的。



Telc
剛到逹時風和日麗,廣場上有市集

Houses on the square of Telc
入住的房間剛好面向廣場,景觀很好


Lower Fountain of Telc
有聖瑪格莉特雕像的下噴泉(另一側有上噴泉)

Telc
登上聖雅各教堂高塔可看到的景觀


Telc
周邊地區

View from the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of Telc
聖靈教堂高塔的景觀,相對聖雅各教堂高塔較遜色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of Telc
聖靈教堂


Houses on the square of Telc
黃昏時分小鎮變得更為寧靜


House #61 on the square of Telc
設計華麗的61號屋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of Telc
聖靈教堂


Marian Column of Telc
紀念黑死病的瑪麗安聖母石柱

Jesuit Church of the Name of Jesus
耶穌會教堂(Jesuit Church of the Name of Jesus)

Upper Gate of Telc
聖霍尼城門

Telc
廣場四周有人工湖包圍,在這裡漫步很舒服

Telc
運動會


Houses on the square of Telc

Houses on the square of Telc
泊在廣場的車頗煞風景


入住的民宿價錢不貴,整潔及空間頗寬闊


這麼便宜的民宿竟還包括這麼豐富的早餐,真的感恩



後記:原本還打算離開那天早點起床到城堡裡面參觀,怎知晚餐時喝的那杯綠茶非常提神,害我久久不能入睡,本來差點可以入睡之際,又被無聊的電話短訊吵醒了,原來是信用卡把1元credit到我的戶口,真的氣炸了😠, 結果整晚沒有睡。之前的旅途因為生病及剛巧遇上難民危機等問題身心已很勞累,加上徹夜無眠,怕身體受不了,只好放棄了,後來看見網上漂亮的短片,才知錯過了重要的景點,留在這裡那麼多時間也看不到,只能怪自己之前沒做好功課真是對特奇一個小小的遺憾。😣😣 (對城堡有興趣的話可參考下列推介的YouTube短片。)

第二天由於太疲勞連屋主準備的豐盛早餐也只能吃少許,真的感到浪費及不好意思




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Hq9dl04elA
Historic Centre of Telč (UNESCO/NHK)

Mook(𥂮黑)出版的捷克.匈牙利旅遊書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9698

http://www.telc.eu/tourist_attractions/houses_on_the_square


Youtube短片推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zHpHnLTnaA
Telč (Czech Republic) Vacation Travel Video Guide (拍得非常漂亮及介紹頗詳盡)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建築奇觀:珠海金灣市民藝術中心

早前讀過有關珠海新地標金灣市民藝術中心的報導,喜歡欣賞建築的我,昨天終於有機會一睹其風采。這座被譽為「 2023 年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建築」之一的藝術中心,由全球知名的 Zaha Hadid Architects 操刀,中心坐落於金灣區航空新城,剛在去年 11 月中開幕,是一座集表演藝術中心、科學中心和藝術博物館三大場館於一體的文化設施。 根據 ZHA ,屋頂結構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南方候鳥飛行時的V字形。 中心設計相當環保,景觀設計和周邊湖泊貫徹了珠海的 「海綿城市」計劃,該計劃旨在利用水生動植物過濾污染物,並對城市至少 70% 的雨水進行再利用。 灌溉系統中的感測器可根據濕度和土壤水分含量來調節用水量。此外,建築採用了雙層隔熱玻璃以提高隔熱性能,屋頂天蓬則採用有孔鋁板遮陽,面板上的孔大小不一,以迎合各個內部空間對陽光的不同需求。  最佳的拍攝角度應該就是從高空拍攝屋頂,可惜本人暫時還沒有航拍機。不但沒有航拍機,匆匆出門時連相機也忘了帶😅,大家現在看到的都是手機貨,有機會重遊的話或許再更新一下圖片吧。 中心旁邊就是華發商都,個人認為還是香洲區那間比較漂亮,不過如果過來參觀金灣藝術中心的話,有個大型的購物中心在旁邊也是挺方便的。 晚飯後準備走的時候,才發現有音樂噴泉表演,這個小小的驚喜為這個 day trip 劃上完美的句號。 如果我是珠海人的話,一定會為這個新地標感到自豪,作為隔鄰的澳門人,也慶幸週邊城市有愈來愈多值得去的地方。繼日月貝後,珠海從此又多了一個耀眼的現代建築了。 ——————————————————— 旅遊小筆記:窮遊黨花兩元乘巴士過去就行了(在拱北關口附近的總站上車,乘搭K5或K8,然後轉乘540或541),需時個半小時左右;想節省時間的可以乘坐的士,約40分鐘左右可以到達。

廣州之旅 (3) — 沙面島:在廣州體驗歐洲風情

沙面島位於廣州市荔灣區, 擁有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歐洲 風格 建築, 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區。沙面早在宋朝已是廣州重要商埠,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曾淪為英國和法國的租界,雖然這段歷史對中國來說不太風光,但卻留下了許多美麗的西式建築。 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及四十多家洋行在也曾在此經營。 島上歐陸風情建築林立,綠樹成蔭,當中有過百棵樹的樹齡在一百年以上,漫步在寧靜優雅的街道當中,令人感到十分悠閒舒適。 多年前當我還在唸書時,一位來訪澳大的教授想前往廣州旅遊一天,需要翻譯員協助,聽聞這位教授出版了一本重要的語言學著作,而且我又可以趁機會賺些零錢,便二話不說答應了。因時間所限,他的行程主要是參觀沙面。雖然只和他相處了大半天,但他的話令我獲益良多,這次沙面之旅令當年的回憶又再湧現。當年我正準備第一次去歐洲旅行,很喜歡外國文化,在言語間他看出我對中國文化不太感興趣。他沒有直接說甚麼,只是說他年輕時也對其他國家的文化充滿好奇,但如今老了,發現自己骨子裡還是個美國人,有著各種典型的美國人喜好。雖然我沒有因他的話立刻改變,但這番話一直留在我心裡,日後我漸漸發現中國文化也是很有意思的,各種文化也有值得欣賞的地方。現在人到中年,發現自己還是一個典型的中國人,會吃中菜、看中醫、在晴天時打傘。很慶幸當年去葡萄牙有再找他,見面時他說很久沒見我,以為我可能不會去找他了,沒想到他還會想起我。可惜的是,退休後沒多久,他就因病去世了,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一切安好。 當年第一次來到沙面島,因為行程匆忙,沒能好好欣賞這裡的景色。 這次終於有機會慢慢遊覽這座小島。 沙面島面積不算大,不過因為花了頗多時間拍照,我從早上一直逛到下午五點半左右。  我從酒店經由上下九步行街一路徒步前往,過了天橋、跨過一條河流後,便進入了沙面島。 這個有朝氣的鵝蛋黃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島上種滿了整齊的樹 特色建築 教堂 沙面島上有兩座教堂,一座是 仿 哥德式 風格,一座是 仿古 羅馬式風格,是沙面島的標誌性建築。 - 露德聖母堂 露德聖母堂(法語:Chapelle Notre-Dame de Lourdes) 位於沙面大街14號, 建成於1890年,當時位處法租界內, 原 為法國領事館的教徒而設, 是一座仿哥德式的小型天主教堂。  這座教堂 外型比較簡單,喜歡看教堂的我感覺沒有太大的驚喜,但路過也可以看看。...

廣州之旅 (2) — 石室聖心大教堂(石室)

這次廣州之旅重要參觀地點之一就是 石室聖心大教堂( 石室), 雖然在歐洲看過很多漂亮的教堂,但在中國我還沒有親身看過。澳門沒有這種歌德復興式教堂,而我很喜歡這種風格。因為 石室 比較近我住的酒店,所以去了幾次。 石室聖心大教堂位於越秀區一德路,建築始於1863年,於1888年完成。教堂採用歌德復興式風格,全部牆壁、柱子以及雙尖塔都是用花崗岩石砌成,因此又被當地人簡稱為「石室」。這種全由花崗岩建造的大教堂全球為數不多,在全世界僅有四座,石室不僅是中國,也是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教堂,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不僅是重要的宗教場所,也是廣州著名的旅遊景點。 下午陽光灑在彩色玻璃上,投射出五彩斑斕的光。 建設過程 由於廣州沒有花崗石,全部石材均來自香港。這些石頭經過海運到廣州,再經人工加工和組裝。建造過程充滿挑戰,最初的兩位法國工程師因與中國人語言不通,加上工人欠缺相關經驗,建築進度緩慢。後來法國工程師又因健康問題提前離開,由石匠蔡孝接手,前後一共用了25年完成。 教堂的建造過程遇到重重困難,包括土地徵用、戰後民眾排斥洋人情緒高漲等問題,當時國人更認為教堂的尖塔會帶來厄運。在1869年,由於兩廣總督接到指示要禁止採石,教堂的工程被迫暫停,後又因中法戰爭(1884),民族排外情緒再次高漲,教堂遭洗劫。儘管經歷多重障礙,教堂最終在1888年竣工。 重要事件 石室聖心大教堂建成後,曾遭到多次破壞。 在抗日戰爭期間,廣州遭日軍空襲,教堂內的彩色玻璃損失過半,後來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炸毀鄰近的海珠橋時,亦導致教堂絕大部分玻璃被震壞。 新的彩色玻璃由一間菲律賓公司製造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堂被查封,且遭紅衛兵嚴重破壞,連抗戰後僅餘的部分拿破崙時期彩色玻璃也全被打碎,教堂內的許多宗教設施受到破壞,一度淪為垃圾處理場,直到文革結束後教堂才得到修復,重新開放。1996年,石室聖心大教堂被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室聖心大教堂不僅是一座宗教建築,也是廣州歷史的見證者。 (以上歷史參考資料:  Wikipedia 及 當代中國 ) 在我到訪的其中一天,清場的時候, 工作人員見我們有幾個厚臉皮賴著不走的,就索性把門關上,我出去時他笑說以為我不想走呢。 教堂兩側有漂亮的騎樓 教堂與兩邊的騎樓挺合襯的 很可惜在早上到訪的時候光線照不到正面,晚上想再來拍攝, 到了後才發現教堂完全沒有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