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華為歐洲小鎮:用東莞價來個小歐遊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早前參加了東莞的短線旅行團,順道留下多玩幾天。在小紅書看到許多人推薦「華為歐洲小鎮」,照片也很吸引,便決定去參觀。原以為會像主題公園般帶點仿製感,但到達後發現比預期逼真,雖不能說是百分百和真的一樣,某些角落確實讓人恍如置身歐洲。

小鎮又稱溪流背坡村(簡稱:溪村),坐落於松山湖畔,範圍極廣,筆者花了三天也未能走遍全鎮外圍。小鎮劃分為十二區,每區都以一種歐洲建築風格為主題。周圍都是綠樹、草坪與湖泊,搭配不同風格的歐式建築,就像走進了西方油畫中的世界。

由於小鎮是華為的研發總部,不對外開放,聽說要經由華為員工申請才有機會進去,但光是外圍景致已經非常值得一看。喜歡歐洲卻暫時沒錢沒時間的話,不妨到這裡感受一下歐洲風情。

頭兩天在湖岸路附近開始遊覽,某些地方比較少樹蔭遮擋,建議做好防曬。

華為歐洲小鎮

很少見仿歐式建築有藤類植物覆蓋,感覺增加了幾分真實感。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小鎮範圍很大,不少人選擇用單車代步。其中一個出入口有單車租賃,可惜沒有傘遮擋,還是免了,建議市場增加些有傘的單車。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鎮內不時有接載華為員工的小火車經過。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和Český Krumlov的城堡有幾分相像

華為歐洲小鎮

區內遊客不多,環境清幽。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綠樹成蔭,在這裡散步非常悠閒寫意。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最後一天在濱湖路附近開始散步,個人認為這是三天行程中風景最好的路段。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有網紅在這裡拍片,看她說過不停,告訴大家她的工作並不輕鬆,兩個多小時後回去她還在拍,看來所言非虛。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華為歐洲小鎮

住宿

筆者住的海仕登行政公寓距離華為小鎮相當近,徒步便可到達。附近有不少食肆,晚上街邊有攤販,超市亦近,物價便宜。

公寓性價比頗高,温馨特惠複式大床房平均147元人民幣一晚,房間寛敞,為複式設計,上下兩層各配空調,有洗衣機及晾衣架。

東莞海仕登行政公寓

睡房在上層感覺稍為不方便,這是我多次旅行以來第一次感覺房間大得有點空洞,但以價位而言實屬超值。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住了三晚,接待處一直沒人,只有提供微信聯繫方式,鎖匙都是按指示自取。(諷刺的是門口地毯印著"開間温暖的小店,遇見温暖的人") 。幸好遇到的問題都可透過微信解決。

比較不好的是衛生程度只是一般般,一進去時發現廁所仍有大便痕跡,沖也沖不掉,旁邊地上有些煙灰。在走廊時發現沒有人住的房間都是大門直開,不知是清潔工人大意沒做好清潔,還是門開了有閒人走進去大便?在微信反映過後,晚上回來時廁所已清潔了,不過煙灰還在。床有少許別人的氣味,不知是洗衣粉潔力不夠強還是什麼,因為馬桶有這種低級的錯誤,感覺令人有少許不安,不過目測還算乾淨。

百多元有這麼大的房和這樣的設備,實在不能要求太高,而且重點是沒有煙味(訂房時有註明盡量安排無煙房),再去華為小鎮的話,仍可能會考慮入住,不過可能需要買個睡袋以防萬一一。

就餐

早晚餐基本上就鎖定了公寓附近這家杭州小籠包店,價格便宜,菜色種類頗多,水準也可以。



鑊氣三絲炒米+茶葉蛋(12元)

鮮肉蒸餃+茶葉蛋+白粥 (11元)

老闆夫婦是杭州人,起初沒為意(其實店舖名稱已暗示老闆來自杭州),閒聊時老闆問:「西湖好還是松山湖好?」我說松山湖好,因我喜歡歐式建築。老闆說他認為西湖好,因為杭州是他的家鄉,為了生活才在這裡工作。我剛才還差點想說西湖除了柳樹比較好看,沒有什麼特別,遊客又多,幸好沒說出口。

小鎮外圍不太容易找到餐廳,建議自備乾糧或三文治。公共洗手間附近通常會設有飲品販賣機。

湖畔咖啡的三文治 (10 元)


交通

在去深圳的時候發現了AA巴士(按此查看乘撘攻略),在東莞原來也有站點,票價45元。最接近我住的海仕登行政公寓的站點是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西南門),在百度地圖沒有顯示西南門準確位置,建議參考高德地圖。班次不多,一天只有三班到珠海拱北口岸附近,但勝在不用轉乘。可能因為乘撘人數不多,站裡沒有像拱北那樣有職員駐守,加上附近有個類似巴士站但泊滿了電單車的亭,問路人也沒人知道,過了好一段時間才找到正確地點。

東莞珠海巴士

東莞珠海巴士

東莞珠海巴士


後記

一向喜歡歐洲的我,在小鎮散步的時候不禁在想:其實在這裡退休好像也不錯,租這裡的公寓比在澳門租屋還要便宜,不用額外交水電費,物價也低,每天可以到華為小鎮散步,去不了歐洲,也可以在這裡過著半中國、半歐洲式的退休生活。當然,這都只是想想罷了,生活和度假畢竟是兩回事。但偶爾回來充充電,也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暫時無縁入去小鎮參觀,但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以下網頁的圖片:

筆者旅遊必備產品(含affiliate links):

這是我這幾年一直在用的傘,最大優點是輕巧,而且塗層是黑膠,防曬效果比銀膠傘好。至於耐用度就比較看運氣了,有一把撐了大半年還勉強能用,另一把則很快生鏽,可能是濕了之後包起來忘了風乾。最近買的一把目前還算表現良好。




夏天出遊容易出汗,連背包都是汗臭!最近入手了這款背包,價格不到10元,非常輕巧,易於清洗又快乾,摺疊後體積非常小巧。雖然材質偏薄,但用到目前為止還沒出現破損。



希望這兩款小物能在你的旅途中派上用場。

接下來會分享我在斗門、楊朔、桂林、賀州和梧州的旅行點滴。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朋友,你們的支持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2025深圳快閃遊 — 南頭古城

南頭古城(南門) 這次在深圳有一整天的時間遊玩,原本想一天去 三 個地方,怎知在南頭古城竟逗留了大半天,不過因為本人一向都花很多時間看展覽,所以正常人可能半天就夠了。 我當日從天主教深圳聖保祿堂附近的位置進入古城,所以順道參觀了教堂。因為教堂正在準備宗教活動,所以只能在外面拍攝。 天主教深圳聖保祿堂 聽工作人員說這裡曾是孤兒院,綠色部分是後來加建的。 沿著南頭城街,上過斜坡,經過一所學校,便進入了南頭古城。 似乎不是正式入口 超級黑膠工廠 從這個入口進去,只見有幾間文青風的小店,一點古舊的踪跡都沒有。看見一間裝潢不錯的黑膠唱片店,便入去看看,唱片正在跳碟中,過了許久才有人換,實在有點煞風景,難以說服人購買,不過應該是個別情況吧。 超級黑膠工廠 店內有貓咪大搖大擺的休憩,聽說原來是野貓,店員提示大家不要亂摸。 神情有點惡 這隻比較雪白,還看見有飼料,不知是否也是野貓。 高貴的氣質 竹亭 再走前一點,看見一個很有特色的竹亭,原來是由越南建築師 武重義 (Vo Trong Nghia )設計的,怪不得這麼有東南亞色彩。竹亭建築線條優美,很值得一看,難得沒有大班人在這裡打卡,只見有市民在休憩,空氣中瀰漫著休閒的感覺。 竹亭設計線條優美 休憩好地方 此時可能已進入中山公園的範圍了,但不見有明顯標示,往前行一會,看見有北城牆遺址,看不出有甚麼特別,不說明的話還以為是普通石頭。 前方看上去好像沒甚麼特別,也看不到別人旅遊照片中的城門,所以便轉往東門再看。這個比之前的入口像樣一點,但後來發現原來平時看到的是南門。 一進去看見很多文青風的小店,風格感覺有點像珠海的北山大院。 看見立刻邁過去拿個好意頭 個人比較喜歡的是這家賣甲馬產品的小店,產品揉合了傳統雲南大理的白族文化與現代設計,雖看簡介說甲馬比較著重實用性,畫風線條比較粗獷簡單,但看上去很有民族特色,而且有各種吉祥的意思,無論送禮自用都不錯。 傳統甲馬 失眠人士最大的心願 古城裡有不少嶺南建築,近來國內一片復古風,把現代的設計與舊建築融合,不但沒有違和感,還很有格調。 洗手間外有傳統的蚝殼牆 信國公文氏祠 (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由其弟文璧後人所建,祠中有文天祥作的詩,記得在中學讀過,但只對最後三句有印象。原來作詩的地點是現在澳門東岸的「伶仃洋」。本人的中史非常差,基本上過了測驗考試便忘得一乾二淨,因為當年對中史實在沒太大的興趣。...

建築奇觀:珠海金灣市民藝術中心

早前讀過有關珠海新地標金灣市民藝術中心的報導,喜歡欣賞建築的我,昨天終於有機會一睹其風采。這座被譽為「 2023 年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建築」之一的藝術中心,由全球知名的 Zaha Hadid Architects 操刀,中心坐落於金灣區航空新城,剛在去年 11 月中開幕,是一座集表演藝術中心、科學中心和藝術博物館三大場館於一體的文化設施。 根據 ZHA ,屋頂結構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南方候鳥飛行時的V字形。 中心設計相當環保,景觀設計和周邊湖泊貫徹了珠海的 「海綿城市」計劃,該計劃旨在利用水生動植物過濾污染物,並對城市至少 70% 的雨水進行再利用。 灌溉系統中的感測器可根據濕度和土壤水分含量來調節用水量。此外,建築採用了雙層隔熱玻璃以提高隔熱性能,屋頂天蓬則採用有孔鋁板遮陽,面板上的孔大小不一,以迎合各個內部空間對陽光的不同需求。  最佳的拍攝角度應該就是從高空拍攝屋頂,可惜本人暫時還沒有航拍機。不但沒有航拍機,匆匆出門時連相機也忘了帶😅,大家現在看到的都是手機貨,有機會重遊的話或許再更新一下圖片吧。 中心旁邊就是華發商都,個人認為還是香洲區那間比較漂亮,不過如果過來參觀金灣藝術中心的話,有個大型的購物中心在旁邊也是挺方便的。 晚飯後準備走的時候,才發現有音樂噴泉表演,這個小小的驚喜為這個 day trip 劃上完美的句號。 如果我是珠海人的話,一定會為這個新地標感到自豪,作為隔鄰的澳門人,也慶幸週邊城市有愈來愈多值得去的地方。繼日月貝後,珠海從此又多了一個耀眼的現代建築了。 ——————————————————— 旅遊小筆記:窮遊黨花兩元乘巴士過去就行了(在拱北關口附近的總站上車,乘搭K5或K8,然後轉乘540或541),需時個半小時左右;想節省時間的可以乘坐的士,約40分鐘左右可以到達。

廣州之旅 (3) — 沙面島:在廣州體驗歐洲風情

沙面島位於廣州市荔灣區, 擁有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歐洲 風格 建築, 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區。沙面早在宋朝已是廣州重要商埠,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曾淪為英國和法國的租界,雖然這段歷史對中國來說不太風光,但卻留下了許多美麗的西式建築。 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及四十多家洋行在也曾在此經營。 島上歐陸風情建築林立,綠樹成蔭,當中有過百棵樹的樹齡在一百年以上,漫步在寧靜優雅的街道當中,令人感到十分悠閒舒適。 多年前當我還在唸書時,一位來訪澳大的教授想前往廣州旅遊一天,需要翻譯員協助,聽聞這位教授出版了一本重要的語言學著作,而且我又可以趁機會賺些零錢,便二話不說答應了。因時間所限,他的行程主要是參觀沙面。雖然只和他相處了大半天,但他的話令我獲益良多,這次沙面之旅令當年的回憶又再湧現。當年我正準備第一次去歐洲旅行,很喜歡外國文化,在言語間他看出我對中國文化不太感興趣。他沒有直接說甚麼,只是說他年輕時也對其他國家的文化充滿好奇,但如今老了,發現自己骨子裡還是個美國人,有著各種典型的美國人喜好。雖然我沒有因他的話立刻改變,但這番話一直留在我心裡,日後我漸漸發現中國文化也是很有意思的,各種文化也有值得欣賞的地方。現在人到中年,發現自己還是一個典型的中國人,會吃中菜、看中醫、在晴天時打傘。很慶幸當年去葡萄牙有再找他,見面時他說很久沒見我,以為我可能不會去找他了,沒想到他還會想起我。可惜的是,退休後沒多久,他就因病去世了,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一切安好。 當年第一次來到沙面島,因為行程匆忙,沒能好好欣賞這裡的景色。 這次終於有機會慢慢遊覽這座小島。 沙面島面積不算大,不過因為花了頗多時間拍照,我從早上一直逛到下午五點半左右。  我從酒店經由上下九步行街一路徒步前往,過了天橋、跨過一條河流後,便進入了沙面島。 這個有朝氣的鵝蛋黃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島上種滿了整齊的樹 特色建築 教堂 沙面島上有兩座教堂,一座是 仿 哥德式 風格,一座是 仿古 羅馬式風格,是沙面島的標誌性建築。 - 露德聖母堂 露德聖母堂(法語:Chapelle Notre-Dame de Lourdes) 位於沙面大街14號, 建成於1890年,當時位處法租界內, 原 為法國領事館的教徒而設, 是一座仿哥德式的小型天主教堂。  這座教堂 外型比較簡單,喜歡看教堂的我感覺沒有太大的驚喜,但路過也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