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除了幾次探親外,甚少會到廣州。對上一次已是十多年前,那時有點不太愉快的事要辦,沒有去甚麼旅遊景點,當時對廣州的感覺依然很差,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馬路和車內的空氣都很混濁,無論把車窗打開或關上都感到呼吸困難,多年來一直認為沒有必要的話,不會去廣州。
後來隨著國家發展,聽到廣州先進了很多,眼見鄰近澳門的珠海也改變了不少,加上有天看到石室的圖片,驚訝自己竟然不知道廣州有這樣漂亮的教堂,說來實在慚愧。唯一令我對前往大陸旅遊卻步的是支付系統,現在大陸幾乎都不用現金,而我卻遲遲未研究怎麼申請,拿出皺巴巴的人民幣既怕被人取笑,更怕人家沒錢找。隨著疫情過去,旅遊的機會又來了,終於立定決心解決這個問題。當成功申請了電子支付的一刻,感覺終於可以暢通無阻了!
疫情後第一次單獨自由行,雖然是短途旅行,但已令我感到相當興奮。不久前與爸媽跟圑到清遠也玩得很開心,不過solo trip感覺還是特別自由和刺激。
第一天到達廣州,真的覺得非常新鮮,雖然還是在廣東地區,但是對久沒旅行的我,已足夠令我相當興奮,走在街上時嘴角一路藏不住微笑。我一直比較喜歡一些老舊的傳統建築,我選擇的越秀區正好有很多這種類型的建築,在澳門這種建築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到步首先往柏曼酒店放下行李,酒店位於廣州越秀區海珠中路,距離地鐵站不算近也不算遠,感覺這區景觀和越南胡志明市有點相似。到了酒店,接待員基本上都不會廣東話,可能因為接待的旅客很多都是從其他省份來吧,況且大部分內地人都可以說普通話了。不過街上說廣東話的人比我想像中多,而且和澳門的口音沒甚麼區別,感覺比鄰近的珠海還要親切。不過我也是要加緊學習一下普通話了。
辦好手續便到房間安頓一下,房間偏小,感覺有點壓抑。沒有地方掛衣服,也沒有太多地方可以放東西。浴室也頗迷你,毛巾要掛在廁所對上,淋浴的地方就在廁所旁邊,不過設施感覺還算新,有電視(雖然基本上沒有看),每天也有一瓶礦泉水,花灑的出水和水溫都很穩定。習慣窮遊的我,再簡陋的青年旅舍我也住過,要求實在不高(雖然現在儘量都要有個浴室),這間房雖小但設施還算齊全,唯一最不滿意的是有煙味,這對我來說簡直是死罪。他們標榜全酒店禁煙,但一進房間就能聞到煙味,連升降機間中也有煙味。房間有個窗戶,但外面的空氣也不是很新鮮,間中也有煙味飄入來。不過這是內地酒店常見的問題,在更高級的酒店的非吸煙樓層也可能有煙味,撇除這個問題,房間還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酒店附近有幾家小型超市及很多食肆,非常方便。
![]() |
154cm的身高,頭頂墊個枕頭,雙腳已經剛好到達床尾。 |
![]() |
浴室頗迷你但新淨 |
酒店附近其實沒有甚麼著名景點,喜歡到旅遊熱點打卡的人或許不會太喜歡這區,喜歡繁華鬧市的可能更會覺得這區有點落後,但喜歡傳統建築及文化的我卻挺喜歡這裡。
![]() |
酒店附近的景觀 |
![]() |
被評定為歷史建築的民居 |
![]() |
紅色燈籠帶有濃濃的中國風 |
![]() |
有點令我想起胡志明市 |
![]() |
老廣州的味道 |
酒店附近有間有點特色的房子,是廣州市滿族歷史文化研究會,免費開放參觀,裡面不算很特別,但對滿族歷史有興趣的話,參觀一下也無妨。
![]() |
廣州市滿族歷史文化研究會 |
這區一大優點是食物普遍便宜又好吃,「食在廣州」並不是浪得虛名的。以下是部分本人嘗過的食物的點評。
1. 鮮肉雲吞麵
初到步隨便在惠福西路找間麵店醫肚,韭黃湯底和麵都不錯,雲吞就正常水準吧,價格只是11元人民幣。老闆娘和其中一位食客都很友善,我問她們附近的超市在哪裡,他們都很樂意回答,還告訴我哪家更便宜。
2. 荔灣艇仔粥
第一天晚上到了一家叫林記的粥店,牆上貼了很多名人的照片及傳媒報導,我點了一碗荔灣艇仔粥,17元非常足料,之後才想起附近的荔灣區,翻查一下資料,原來這粥的起源就是在荔灣區的荔枝灣,由稱為疍家人的水上人家在船上販賣,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新浪網看看這篇文章。)看到他們貼了阿蘇介紹油香餅的照片,其實也很想嘗試,但擔心熱氣和油膩,等待以後再來試,但最後還是沒有機會,因為附近實在有太多東西可以吃。(之後有一天回去吃了一碗招牌咸瘦肉粥,確實比較咸,而且料也不多,個人寧願多花四元吃碗艇仔粥。)
![]() |
足料荔灣艇仔粥 |
3. 炒粿條
這間位於一德路地鐵站旁的揭陽粿條湯是本人這次旅程其中最喜歡的食店之一。在這個七天之旅我一共來了三次,第一次點了一份炒粿條,粿條份量大又夠鑊氣,只需15元,單是粿條已經超值,還送一碗益母草湯,料也很足。
![]() |
看見圖片肚子又餓了 |
![]() |
單點益母草湯的話料更多,還有扎肉。 |
4. 玉米汁
幾乎每天早上都在酒店旁的外賣小食店買杯四元的鮮榨玉米汁,清甜好喝又不貴。離酒店遠一點有家賣三元的,不過未試過,通常只在早上看到玉米汁,晚一點就售光了。
5. 筒骨桂林米粉
![]() |
外貌平平無奇,卻是我美味的回憶之一 |
在海珠中路一間粉麵舖(可惜沒有記下名字),點了個筒骨桂林米粉,最欣賞的是那些桂林米粉,很有嚼勁,湯底也不錯,筒骨也很好吃,他們還寫著說含有高鈣呢,連日曬了這麼多太陽,身體多了維他命D,加起來有夠補骨了。
6. 糖水甜品
這間其實還沒試過,不過價格很吸引,可是每次經過時不是肚子已飽了就是舖頭關門了。
總括來說,這區適合喜歡看傳統建築及民生社區、找便宜好吃的budget traveller,隨便找一間食店也不會太差。如果你喜歡住在繁華鬧市,到大商場購物玩樂的話,北京路步行街一帶的酒店可能更適合你。
接下來就要介紹本人這次旅程的重要參觀地點了。(未完待續)
延伸閲讀:
留言
發佈留言